4006-555-883

网络求职简历频遭倒卖,谁来保护求职者信息安全?

发布时间:2020-12-15 11:14:00

  近半年来,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平息,经济进入复苏周期,就业市场也呈现出活跃状态。在这一背景下,被视为热点创业领域的互联网就业平台的流量不断突破新高,在就业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在线招聘繁荣景象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行业风险。

  近段时间,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与互联网就业平台有关的乱象,其中诸如个人简历买卖、推介诈骗平台、情色招聘等,给求职者带来了诸多困扰。据《新京报》报道,从售卖企业招聘账户到批量下载应聘者个人信息,再通过贴吧或QQ群销售简历,存在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图源:图虫创意

 

     不论是平台方还是监管层,都应及时重视这些问题,坚决制止并打击利用互联网招聘行不法之事的企业和个人。如此,才能维持行业健康发展,保护求职者尤其是年轻求职者的权益。

  年轻人从校园走入社会,能否顺畅地找到一份适宜的工作,不仅决定着他们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会过上怎样的生活,也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近年来,各种新型互联网就业平台之所以取得迅猛发展,既是因为广大求职者需要更宽广、更便利的求职通道,也是因为传统的就业市场在双向选择过程中受限于信息流动性的不足,亟待得到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与补充。

  令人遗憾的是,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新型互联网就业平台未能充分尽到监管与审核义务,从而让个别不法企业和个人钻了空子。此前,多家就业平台都被曝出被欺诈组织利用的记录。近日被曝光的个人简历买卖现象,并不是什么前所未见的新问题。在监管缺位、泥沙俱下的平台环境中,随时可能发生招聘乱象。只有及时填补漏洞,才能让用户在求职时感到安全。

  面对各种与自己有关的负面新闻,互联网招聘平台也许会感到有些委屈——贩卖个人简历也好,编织就业骗局也罢,作出这些恶行的并不是平台本身,而是恶意利用平台的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平台无需承担责任。新型互联网就业平台从诞生之初,就寄托着年轻人对于打破就业信息藩篱、营造更加健康的就业环境的美好期待。如果互联网技术没有改善就业市场原有的不足,反而让更多不法者获得鱼目混珠的机会,用户又有什么理由给予信任?

  在互联网创业领域,有一个常用的比喻,叫做“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从这个角度上看,让新型互联网就业平台这只“猪”飞起来的“风口”,正是广大求职者对就业机会的迫切需求。倘若各大平台只关注日活与流量,而忽视了对求职者的保护,这个动力强劲的“风口”迟早要熄火,到那时,缺乏危机意识的“猪”只会从高处骤然摔下。

  当一项新技术被引入一个传统领域时,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技术必然会带来正面的影响。具体到招聘这件事上,互联网就业平台一方面降低了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沟通成本,提高了双方获取信息的广度,另一方面,企业发布求职信息门槛的降低,尤其是审核环节缺失,造成了全新的风险。为此,本着“技术向善”的原则,平台方还应加强自我规范,避免种种乱象持续。有关部门也应认真考虑,如何将网络招聘信息的发布纳入监管,加强对违规失责者的惩戒力度,不让心怀理想的求职者受到伤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最新发布
1
供应链采购平台建设难?可能是你没用过这套解决方案
2
人社部印发《数字人社建设行动方案》,数字赋能跑出人社服务“加速度”
3
研究机构对2023年网络安全趋势的三大预测
4
安全为宗,合规为镜|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施行三周年之际
5
“安满周”开始啦!守护网络信息安全,一定少不了TA
6
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国密算法证书应用迎来快速增长期
7
明年5月1日实施!这项国家标准直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8
全国多地依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处罚,如何防诈骗保安全?
9
跟随党的思想指引 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10
Really?这几个行业最容易遭受网络攻击
相关推荐
人社部印发《数字人社建设行动方案》,数字赋能跑出人社服务“加速度”
供应链采购平台建设难?可能是你没用过这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