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555-883

央视专题报道,2亿多网民遭遇信息泄露,如何应对网络安全“重灾区”?

发布时间:2022-04-06 18:00:00
  近日,央视新闻播出了一期“个人信息泄露”专题,通报了甘肃、江苏等地警方各自破获了数起全链条购销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


  据悉,这些团伙以赠送礼品、话费等方式为诱饵骗取用户个人信息进行贩卖,他们把个人信息称作“料子”,“股民料子”包括炒股者姓名、手机号、交易所等信息;“学生料子”则包含家长姓名、电话、孩子就读学校等。

  个人信息泄露一直是网络数据安全的重灾区,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十亿,用户数量持续增长的背后,数据安全、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也在不断攀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有22.1%的网民遭遇个人信息泄露,有将近54%的网友感觉网络环境不安全。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经济中,我们的生活、工作都已经离不开网络,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网络环境下,大多数网民能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遑论木马病毒、钓鱼网站和网络攻击等恶意手段。


  网站的安全性取决于其保障措施。在黑客的眼中,明文传输的网络,也就是HTTP网站因为基数很大,漏洞很多,是再合适不过的下手目标,利用明文传输自身的缺陷,网络黑客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对网站的信息内容进行窃听、篡改和劫持。

  因此,为保护网站安全,网站建设者通过部署SSL证书,使网站进阶为具有安全性的HTTPS加密传输协议,为网站服务器和个人隐私安全构建基本的保障。


  相较于传统的HTTP明文协议,HTTPS协议可以确保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建立一条从用户端到网站服务器端的加密传输通道,通过复杂的握手协议,确保网站的传输信息不被第三方窃取或篡改,进而有效避免HTTP被劫持、被攻击的问题。

  目前,对HTTP网站部署SSL证书仍是全世界最有效的网络数据安全保护,部署SSL证书后会在网站地址栏显示https开头和绿色锁形标志,用户可以通过查看证书信息来确定网站的真实性,避免被钓鱼网站盗取个人信息甚至骗取财物,从网站安全和用户体验上来讲,HTTPS站点更为安全优质。

  保护个人信息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重点,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关于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包括《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工信部也通过制定标准、技术检验、专项整治、行业自律等措施,大力整治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作为国家授牌的电子认证机构,天威诚信自2000年成立以来便专业从事SSL证书等技术和产品服务,产品覆盖国际各大品牌的全品类SSL证书,以及自主研发的支持国密SM算法的vTrus品牌证书。

  深耕电子认证和网络安全领域20余年,天威诚信依托服务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联想、金山、中行、工行、建行等全行业超95%的大客户经验,凭借专业高效的技术服务团队,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本地化服务与技术支持。随着相关法律的完善和信创技术的日益成熟,在数字化经济新时代,天威诚信将携手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为全行业客户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撑。
最新发布
1
热点问题解答 | vTrus SSL证书三问三答,自主品牌保障企业网站安全合规
2
“数据安全”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天威诚信核心技术护航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天威诚信数字信任服务推进档案信息化、法制化建设
4
反转不断的“凤印案” 从《大唐狄公案》看传统印章的管理困局
5
各地文旅局“卷”疯了!电子合同服务助力旅游经济快速上分!
6
《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发布,双算法证书方案让数据传输更加安全可信
7
共创共赢!铜锁项目获评2023开源创新榜“优秀开源项目”
8
行业用户认可|天威诚信获评“2023用户推荐网络安全厂商品牌”
9
网信办出手处置诈骗网站,企业如何防范网络钓鱼威胁?
10
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重磅文件,SSL数据安全保障服务价值凸显
相关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天威诚信数字信任服务推进档案信息化、法制化建设
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重磅文件,SSL数据安全保障服务价值凸显
共创共赢!铜锁项目获评2023开源创新榜“优秀开源项目”
“数据安全”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天威诚信核心技术护航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
《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发布,双算法证书方案让数据传输更加安全可信
行业用户认可|天威诚信获评“2023用户推荐网络安全厂商品牌”
热点问题解答 | vTrus SSL证书三问三答,自主品牌保障企业网站安全合规
关于印发《国家密码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地文旅局“卷”疯了!电子合同服务助力旅游经济快速上分!
反转不断的“凤印案” 从《大唐狄公案》看传统印章的管理困局